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最新公告: ·“2024 丝路之春” 当代名师大讲堂隆重起航 ·“2023 丝路之秋” 当代名师大讲堂即将隆重起航
新闻动向
“西安当代名师教育研究院”是经西安市民政局批准,由西安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管的非营利性社会组织。本研究院遵循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纲要,实施名师推广战略,开展课堂改革创新,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实现教育资源共享...

中国老师大战英国熊孩子引热议
2015-08-08 14:04:58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评论:0 点击:

 BBC纪录片《我们的孩子足够坚强吗》一经播出,就刷爆朋友圈。什么是教育的本质?什么是真正有价值的学习?什么是负责任的教育?为什么传统教育中的学习总是陷于被动?湛庐君第一时间连线中外7大专家,听听他
   BBC纪录片《我们的孩子足够坚强吗》一经播出,就刷爆朋友圈。什么是教育的本质?什么是真正有价值的学习?什么是负责任的教育?为什么传统教育中的学习总是陷于被动?湛庐君第一时间连线中外7大专家,听听他们怎么说。

中国著名教育专家,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研究员 孙云晓:

中西教育各有利弊,最好是相互借鉴

  对于BBC的这个实验,我感到很震撼,这些老师的专业能力非常强,英语水平很高,教学也很专业。但面对英国学生,却难以奏效。这说明中英之间价值观的冲突,文化的差异。中国的老师认为学生应该全身心的学习,实际上英国的学生不这么认为;中国老师认为在讲课的时候,学生必须得好好听,但是英国的学生就有很多问题,他们不把权威当回事,他们甚至会调侃老师;而对于中国文化底蕴的东西,英国学生还是很感兴趣的。存在的问题是,这几位老师深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对排名、惩罚比较多,和英国教育传统不一致。

  这几位老师虽然教学水平很高,但并没有将中国教育的精髓体现出来,他们并不能完全代表中国教育的现状。中国传统教育一直注重因材施教的原则,而这些老师并没有做到这一点。快进度、大容量、不区分对象、不区分层次、赶进度,实际上这是违背教育原则的。我们的教育原则实际上也是因材施教,这些老师还没有做到这一点。

  东西方的教育各有利弊,最好的办法应该是相互借鉴,极端思维是不科学的。我们期待看到更多的是中西方教育的融合。中方的教育采取的是灌输式教育,形成知识体系,学生学得更为系统,更为丰富,擅长考试,但实践能力相对较差;西方的教育采取的是体验式教育,实践能力强,但形成知识体系慢,同时也不太会考试。这实际上是教育的两种方法,应该相互借鉴,既需要灌输,也需要体验。偏重哪一边,都不合适。

  思维教育专家,北京师范大学思维教育发展中心副主任 吴亚滨:

教育的差别,来自对人、人生和世界的不同理解

  说到预期后续的发展和结果,这其实很难讲。有一种比喻,教育是农业,它不是那种立竿见影的东西,不是我今天这样一教,你明天就焕然一新。对于素养的养成,必然是需要长期积累的。

  四周的课程,可以做一些短线的观察。比如记忆,这个是可测试的,但不可测试的是记忆的持续性。简单说就是我们可以测试学生在短期掌握了多少知识,但是对于知识应用和知识迁移,这就很难测试了。

  不过,通过这个纪录片,我们至少可以看到什么是不平等的课堂,什么是匮乏的教学手段,什么是对人格的羞辱,什么是短视的教育目标,这5位老师提供了特别生动的反面典型。不过有一点我比较认同,就是那个早操,起码从对意志品质的塑造和触发体验的角度来看,早操还是可取的。

  说到根本,一些不好的教育和理想的教育,他们之间的差别是对人、人生和世界的不同理解。

  在中国教育发达地区这样的教学难以想象

  这个纪录片(第一集)并不能代表中国教育的全部,但确实也反映出了中国教育的问题。中国教育发展是很不均衡的,教育发达地区和落后地区的差距非常大。

  在教育发达地区,像这样的教学是不可想象的。但是在很多落后地区,在那些“高考集中营”里,纪录片中的教学方式似乎还不够“纯粹”,说白了就是不够狠。例如在衡水中学、毛坦厂中学这种炼狱式高考加工厂里面,会比这五位老师表现的更残酷。

  视频中呈现的教学方式在中国是不受官方推崇的,因为那不是教育,也不是教学。违背了教学的最基本原则,其实是一种低效,甚至是无效的教学。

  我们如果想跟西方教育作比较,最好使用一种严谨的、学术的方式去比较,不要这么娱乐化。

  现在大多数的中西方教育对比都是采用一种田忌赛马式的比较,这纯粹成了娱乐。如果要比较,我希望看到从教育理念到教学目标,再到对学生的针对性的比较。比如优生与优生的比较,学困生对学困生的比较。再有,就是教育结果的分段比较,即精英对精英的比较,普通大众对普通大众的比较。

  教育评价不能只有一个维度

  这个片子示范了中国教育中最典型的问题——霸道。就是作为教师,我不管你是谁,不管你什么特质,什么基础,你都必须听我的。这是一种对教育的曲解,是典型的灌输。所有教育科学的研究都显示,这样的教学是没有意义的。

  不是说每个学生都不能接受这样的教学方式。但是会有很多学生不能适应,而不能适应的学生并不是没有潜质,但他们却会被淘汰掉。剩下的就是一些非常同质化的学生,这些同质化的、缺乏个性的学生可以掌握很多的知识,但是他们不能创造知识。他们只能满足考试的要求。

  这又涉及到教育理念的问题,我们要教出什么样的学生?不同的目标,一定会培养出不同的学生。对于知识技能的掌握程度,只是教育评价的一个维度。如果仅从这个维度去评价教育,这是非常不负责任的,也是不专业的。

Zine创始人 路意:

中国式教育滋生出中国式管理

  教育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BBC的这个实验应该说是一次对比。如果拿考试成绩来比,中国的教育方式一定是胜出的,但这不能说明中国教育的现状就是好的。我认为在基础教育上,中国,英国/美国是两个极端,一个过于追求效率,一个过于追求个性。

  中国现在的教育,要求孩子们刻苦学习,志向远大,这是好的,但教学方法上存在问题。老师只是照本宣科,很少启发学生,而且问题总有标准答案。这些虽然提高了效率,却抹杀了孩子的个性。我就有切身体会,我家小朋友上小学一年级,做数学题很慢,我就发现其实是她对数字抽象理解比较慢,但如果我用形象思维的方式给她讲解,她很快就会了。

  跟西方教育相比,中国最缺失的可能就是通识教育,是关于世界、历史、文化各类知识的培养。一年级孩子其实已经对这些感兴趣了,但国内教育只重视语数外,其他如美术、音乐课都太简单,没能很好地提升学生的眼界。 还有,我觉得中国教育是一种让平均水平比较高,但是不能培养出顶尖人才的教育,以后的竞争是顶尖人才的竞争,我们需要补课。

  从我的创业经历和公司管理的体会中看,是中国式教育产生了中国式管理。中国的教育不重视个体,要求学生服从老师,不能质疑权威。所以管理也不重视个体,只要求打工者服从老板,按老板的要求执行任务。所以中国少有创新,员工也不自信,工作中不敢想。

  所以我教育自己小孩时,着重培养他们对阅读产生兴趣,学会主动思考问题,在交流中也让他们明白老爸不是什么都懂,不必盲从权威。此外,我认为孩子一定要有竞争意识,这并不是要他们什么都做到最好,只是希望他们在擅长的领域敢于竞争,做到最好。

世青国际学校教育研究中心主任 李锰:

“模仿和改进”的追赶式教育该改变了

  正如部分专家认为的,中国教育在大规模的基础知识和技能传授方面很有效,使得中国学生在这方面的平均水平比较高。而这种教育优势对推动中国经济在低收入发展阶段的增长非常重要,因为它适合“模仿和改进”的“追赶”作用,特别是在与开放结合在一起的时候。

  对于一所学校而言,无非两个核心内容:课程项目和学生管理办法。相较于重视个人综合素质培养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自主活动能力获得的西式教育,中式教育往往以班级为核心、坚持集体主义的管理办法,强调纪律的重要性。而不同的文化环境和从小耳濡目染的氛围熏陶,注定了教育的差异化。别人的教育不代表更先进,我们的教育也不是一无是处。教育并没有好坏之分,只有适不适合不同的学生而已。

  中西两种教育风格各有千秋,各具一方特色。中国传统教育一般是以教学内容的稳定性为基本出发点,以知识记忆和再现为基本学习目标,因而在掌握知识的数量和准确性上我们是有优势可言的,另一方面却造成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限制。西方教育则看中个性,因人制宜,根据学生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侧重点进行调整,其课堂氛围也显得轻松。然而,过度讲究发现和探究,也局限了对于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同时过度自由,也会影响学习效率。

中国绘本先锋人物 熊亮:

教会学生从现象转化为关系的抽象思维是最重要的

  就我的学习经历来说,从小我就很少认真听课,但并不是说我无所事事,而是我很早就懂得安排自己的学习,我会花很多的精力去画画,而不是盲从老师的安排。当我画素描时,我很喜欢在绘画中表现自己的思考方式,而国内教画时却只重视外形的精准,忽视了学生作画中的思考。这其实不是教育问题,而是老师能力不够,不能一眼发现学生画作中的思维。

  从BBC这个视频中可以看到,中国老师们在反复强调知识概念,这的确就是我们从小接受的中国式教育。我认为中国式教育最缺失的,可能是教会学生如何从现象转化为关系的抽象思维,反而只重视经验教育,不能很好地启发学生思考。此外,中式教育没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当然,这个竞争意识并不是像考试一样要跟其他人比语文、数学能考多少分,而是能够结合自己的优势,寻找差异化竞争。要做到差异化,教育就应该允许学生偏科,而且从小的教育应该提倡学生更多表达自己的观点,而不是教条式地追求统一的答案。

  反观英国教育,他们最大的优点是抽象思维非常好,而且学生们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态度。中国老师印象中的过于松散、爱玩、质疑权威,这可能恰恰是他们冒出很多新创意的动力和来源。

海银资本创始合伙人 Frost&Sullivan 中国区首席顾问 王煜全:

未来的教育是STEAM的教育新体系

  评价教育的好坏不能非此即彼,英国教育有问题不代表中国式教育就很好,中国式教育有缺陷也不代表没有可取之处。

  西方是解放人性、发挥创造力的教育,但在释放束缚的过程中也在一定程度上鼓励了硬性能力的培养。现代科学证明,创造力和短期记忆力正相关,而一定程度的死记硬背能够提升人的短期记忆力,所以,中国式的教育也并非一无是处。

  我长期在做投资,未来的趋势一定是跨界、多样性与联盟。因此未来将会迅速迎来一个科学与艺术、设计的深度结合,生成大量个性化的高科技艺术品、艺术化个性化的科技产品的时代。为响应这一趋势,美国的K-12教育体系也在大力推广名为STEAM的整合了科学、技术、工程、艺术和设计的,强调动手、强调结合科技和艺术解决实际问题的新体系。

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 哈佛大学资深教授、哈佛零点项目创始人 戴维·珀金斯:

什么才是有价值的学习?

  如果把教育比作潘多拉的魔盒,那么,是什么促使她打开了本不应该打开的盒子呢?

  我认为,教育的任务不仅是传递“已经打开的盒子”里面的内容,更应当是培养学生对“尚未打开的盒子”和“即将打开的盒子”里面内容的好奇心。而广义教育下的知识应在学习者未来的生活中更具有生活价值,否则,它就只会裹挟着学习者一同走向灭亡。掌握大量的知识固然很好,但应谨记:长期不用的知识渐渐会被大脑遗忘,它们会逐渐消失殆尽,无论知识本身具有多么重要的内在价值,一旦它被大脑遗忘,就不可能再具有生活价值。

  那么,什么知识才值得学习?在我看来,知识必须能够在某些场合实际运用,才值得学习。这就不得不借用经济学中的“机会成本”这个概念。在做决定时,机会成本是一个根本要素:当我们选择采取某个行动时,我们就自动放弃了其他原本可能产生利益的行动。选择某条途径所付出的机会成本,就自然损失了被放弃的那些途径可能会带给我们的利益。

  因此,我们是否需要以一种“未来智慧”的视角看待教育,在这个复杂多变的世界里,努力培养孩子的好奇心、启发他们的智慧、增进他们的自主性和责任感,引导他们积极、广泛、有远见地追寻有意义的学习。这才是为未知而教、为未来而学真正的意义所在。

  本文为湛庐文化(cheerspublishing)和未来创客(futuretrek)联合制作,转载请注明。

上一篇:习近平总书记曾经怎样给高校学生作形势报告?
下一篇:各地各部门深入开展“护苗2015”专项行动综述

主办单位:西安当代名师教育研究院

西安市碑林区金水路6号  技术支持:陕西万博     陕ICP备140116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