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黄大年教授团队的一员,我深感荣幸。在生活中,我有机会了解其作为教师的谦虚与随和;在工作中,我有机会了解其作为优秀科学家的敏锐与犀利。他为吉林大学带来的不仅是科研经费、国家高层领导和同行们的认可,更重要的是为青年人才的培养和成长带来机遇和希望。
“每个学生都是一块璞玉”
国家和学校的发展离不开高水平人才的培养。虽然承担着很重的科研任务,黄大年教授依然担任李四光实验班的班主任,并邀请国内外杰出学者和专家,与学生开展讲座交流和对话,扩大学生视野和专业水平。
在教学中,他尤其注重科学思维、独立思考和学习方法的传授。在他看来,教师不应该是教学的中心,而应该鼓励学生自主寻求帮助和答案,力促学生的深入理解以及思维和学习习惯的养成,把学生培养成独立的学习者和思考者。真正的好老师不是按照自己的想法,把学生打造成千篇一律的所谓“优秀”,而是能让学生充分发挥他们的特质,成长为一个个各有所长、人尽其才、享受所学的乐业派,让他们变得更加自信、更加自立,不自满、不自傲,为进入社会做好更充分的准备,应对不可避免的竞争。
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兴趣,黄老师自掏腰包,为所带实验班的学生每人装备高性能手提计算机以及从国外带回的相关分析软件;赞助数万元经费订阅报刊和书籍,配备良好的阅读环境、硬件设备。在理想、责任、操守和合作精神方面,他采用循循善诱的引导方式,加强学生与剑桥大学优秀学生进行比对式培养,激发学生感性做人、理性做事的优良品质,鼓励青年学生无畏、无私的奉献精神和阳光气质。
在黄老师心中,每位学生都是一块璞玉,只要因材施教都能成材。每个学生的培养就像玉石的雕刻,要经过切、磋、琢、磨几道工序。切,即解料,对学生的特质进行快速、准确评估;磋是和学生进行深入交流,了解他们的想法、兴趣,运用他惊人的学术前瞻能力和引领能力,帮助其把握、确定研究方向;琢是通过科学的专业训练,培养学生的科研思维、专业技能;磨是最后一道工序,当学生们在具备良好的专业科研能力后,人格、情怀等人文素养方面的提升。
针对硕士、博士研究生和博士后人员,黄老师充分利用海外培养该类学生的经验,高强度、高要求、高标准地推动他们的自主研发能力和相关的素质培养。采用最先进的手段,包括计算机和网络硬件,高端软件配置(国内外一流高校都少见的专业软件配置)装备研究生;自主培养和引进国外高端技术人员系列培训专业技能;管理和考核训练的强度和效果,利用资质和认证书形式,鼓励学生成为规范化的国际型技术人才。鼓励学生参与国家重大科研项目,以战代练,积累经验,建立信心,树立为国争光的使命和责任感。在黄老师培养的学生方向,有从事传统地球物理基础理论研究的,有从事与机械专业紧密结合的无人机控制方向,也有从事与计算机专业紧密结合的地学软件开发和并行计算方向。虽然科研方向大相径庭,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对方向的充分认同和投入其中的享受。
“不要亏待了这些聪明的孩子”
黄大年教授的父母都是广西地质学校的老师,小时候的他在父母的影响下,对地球科学和老师这一职业有了初步认识。他们虽从事的是地质这个艰苦的行业,但对待工作的认真、投入和热爱也感染着他。父母对待自己的学生就像孩子一样,每逢节假日家里就变成了一个大课堂,父母把学生们带到家里改善他们的生活,和学生们交流学习体会和心得,这在幼小的黄大年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也是懵懂的他心中的教师形象。
在成为一名向往已久的大学教师后,黄老师把从父母和从自己老师们感受到的师者品质,也融入了自己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中。1978 年2 月,顺利通过高考的黄大年一个人背井离乡,从广西来到长春地质学院求学。南北方气候和生活习惯的巨大差异让初来乍到的他极不适应,大学老师们又给他们这些南方来的学生们,带去了无微不至的关怀,老师们亲手为他们缝制棉被、送来棉衣,让他在千里之外的北国感受到了家人般的温暖。由于广西的教学水平相对落后,入学之初的他在一些基础课上落在同学们后面,任课老师们并没有因此而疏忽他,利用课后时间为他细致耐心的补课,正是老师的关心和培养,使他在学期末成绩就一跃名列年级前茅。黄老师经常和我们说起,当年带他的老师都是地学界权威,但他们没有架子,和学生们打成一片,虽然工作科研条件艰苦,但他们质朴的敬业精神让他感受到师德的崇高。
黄老师在微信朋友圈写道:在国内当老师和国外不一样,你不仅要指导好学生的学习和专业成才,还要引导好他们的为人和做事。你会发现,老师在无意中就被赋予“父母”的责任和义务。这些投奔你来的孩子信守“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中国传统。他们清楚,这是血缘再造,耀祖光宗的难得机会。他们中有的父母为此砸锅卖铁,甚至卖血筹款,催人泪下。记得在5年前,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在吉林大学第一会议室对我们说过,“作为老师,不要亏待了这些聪明的孩子。”总理的担心一定有她的道理,因为从国家需要和世界一流看,我们虽然努力了,但还不够,还有距离。什么叫一流?什么叫以身作则?什么叫师表?怎样才能获得让社会享用放心的满树桃李和芬芳?是个老师心里都清楚,问题出在观念的转变和对信念坚守的松懈!过去的园丁,现在渐变为老板或工头;过去对清贫奉献的赞美,现在很容易被看作不可理喻或某种嘲讽;过去对学识的诚实和追求,现在渐变为急功近利、投机取巧。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因此,面对我们毕生奉献的校园,让我们共同努力,坚守职责、崇尚师德、做好先生、教好学生。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平静操劳中,让我们共同孵育好一批又一批的苗子,让他们尽快成长成才,开花结果。
黄大年教授说过,如果人生再给他一次选择的机会,他还是会选择回到他的母校吉林大学,选择这片孕育了他那种不怵塞外寒冷、以小博大、逐鹿中原、壮我中华的自信和豪情的黑土地,实现他的回归梦,让他得以将一身所学回报培养他成长的教师、学校和祖国。
无论社会发展到什么程度,教师都是伟大的职业之一。在黄大年教授身上,这点更是得以深刻印证。
(作者系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