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感谢学校让我们数学组在国庆期间既取了经又旅游了一趟,虽然牺牲了几天的休息时间,但收获颇多,因此倍感充实。
在甘肃政法学院的体育馆里我们走近全国小学数学界的四位专家,与他们零距离的接触,聆听他们充满哲理的报告,观赏他们现代与经典的课堂,专家们用独特的教学艺术给我们呈现了精彩纷呈的课堂和报告,另类的设计、灵动的课堂、精彩的互动、智慧的语言、高超的课堂调控能力、娴熟的教学技艺以及他们所表现出来的知识视野、数学素养、文化底蕴、创新思想、人格魅力,无不让我由衷地赞叹。因此,在这短短的培训期间 ,给我带来的有沉甸甸的收获和无尽的思考。
一、对于一节好课的标准,那就是:有效。有效的数学教学,我们不仅应当关注如何能够帮助学生很好地掌握各种具体数学知识与技能,更应该高度重视如何帮助学生学会数学地思维,包括由思维方法的学习向数学素养的重要过渡,即充分发挥数学的文化价值。
为了真正做到有效的数学教学,我们必须首先弄清这样一个问题:
究竟什么是数学思维,我们又应如何帮助学生去学会数学地思维?
通过相关内容的“理性重建”真正将数学课“讲活”、“讲懂”、“讲深”,使学生能够看到活生生的数学研究工作,而不是死的数学知识,能真正理解有关的数学内容,而不是囫囵吞枣、死记硬背,并使学生不仅能掌握具体的数学知识内容,也能领会内在的思想方法。
(2)什么是数学的文化价值?我们在数学教学中又应如何很好地体现数学的文化价值?
• 数学课中我们所希望的则是学生能养成一种新的精神,它并非与生俱来,而是一种后天养成的理性精神;好的学习习惯。
一种新的追求——超越现象以认识隐藏于背后的本质(比如圆的周长是什么?为什么要这么计算等等);
• 一种不同的美感——数学美“冷而严肃的美”
• 一种深层次的快乐——由智力满足带来的快乐,成功以后的快乐;
• 一种新的性格——善于独立思考,不怕失败,勇于坚持;等等。
二、要想实施有效的课堂教学,就得需要我们不断加强学习,认真总结、积累经验,借以提升我们的文化、业务知识和教育教学理论水平。还要有演员一样的丰富情感。对学生的教育不能以电闪雷鸣般的粗暴态度,应以和风细雨般的态度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去感化学生。
最后,我想说的是:成长的过程,那就是“学习——实践——反思”的过程。人活着,是一种追求,更是一种责任,我尽我所能把这种追求与责任写进我的“课堂人生”。